價格溢價比較
價格溢價定義
價格溢價 “Price Premium”,是指某商品的價格高於或低於其基準價格或不同市場的綜合平均價格。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以下不同的原因造成:
市場情緒
市場情緒和投資者行為也會影響比特幣的價格溢價。例如,在市場情緒高漲或恐慌時,投資者可能會大量買入或賣出比特幣,從而導致價格波動和溢價。不同交易所,可能因其內部組成不相同可能就造成不同程度的溢價,例如 Bitfinex 交易所就存在大量幣圈主力。
流動性
流動性較低的交易所可能會出現價格溢價,因為在流動性較低的市場中,大額訂單對價格的影響較大,導致價格波動性增加。流動性不足會使市場更容易出現價格波動。
法規和合規性
一些市場上的價格溢價可能是由於法規和合規性要求引起的。例如,某些交易所可能需要更嚴格的KYC和AML(反洗錢)程序,這可能會限制資金的進出,從而影響當地的比特幣供應和需求,導致價格溢價。
在有一些國家,因為政府的資本管制政策限制,使得當地的比特幣價格高於全球平均價格。例如韓國的交易所BTC的價格長期比Binance價格更高。
交易所信譽與成本
交易所的信譽和安全性也會影響價格溢價。投資者可能會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在信譽良好、安全可靠的交易所進行交易,例如美國機構喜愛的合規交易所Coinbase。
不同交易所收取的交易費用、提款費用和存款費用可能有所不同,這些費用會影響交易者的成本,從而影響比特幣的價格。
上述這些價格溢價,可能在交易所之間存在套利機會,例如比特幣在交易所A的價格低於交易所B,交易者可以在交易所A買入比特幣,然後在交易所B賣出,從而獲取無風險利潤(俗稱搬磚交易)。
由於做市商的存在,目前在大的交易所已經沒有什麼搬磚交易機會了。如果還是硬搬小交易所的話,例如台灣的MAX,請記得考慮交易費用、轉移時間、流動性、法規風險等。
其它溢價訊號
基差
基差是指某種商品或資產的現貨價格與相應期貨合約價格之間的差異,反映了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之間的價格關係。
基差為很大的正數時,說明投資者普遍看漲,做多情緒高漲。如果基差為負且數值很大時,就說明投資者普遍看跌,做空情緒較高。
請參考 https://www.coinglass.com/zh-TW/Basis 🔗
合約溢價指數
溢價指數請參考資金費率相關說明,是Fundrate重要的因子
通常溢價指數溢價 周期非常短,比較適合利用程式交易來下單 (可以抓極值轉折點,波動流)
請參考 https://www.binance.com/zh-CN/futures/funding-history/perpetual/index 🔗
各種飛月溢價訊號
不同交易所溢價
Binance 為目前市場最大交易所,因此把Binance的價格做為溢價比較的基礎分母是非常合理的。
Coinbase 交易所遵守嚴格的監管要求,包括 KYC、AML政策,這使得它在法律和合規方面有優勢,因此可以把它做為美國機構的代表。當Coinbase 的價格比其他主要交易所高,通常代表美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需求較高。
OKX 交易所為市場第二大所,但其價格通常與 Binance 非常相近,所以溢價參考使用。
Upbit 交易所為韓國最大的交易所,由於韓國政府的政策限制,只能當地人能進行現貨交易與全球其它市場隔離,這也造成了所謂的泡菜溢價(Kimchi Premium)
這些不同交易所之間的溢價和LS、OI變化一樣,不要只觀察絕對值,而是「變化」的方向性
以下面範例為例,OKX 的溢價很小通常參考就好! (%%是指 萬分之一)
Coinbase 在價格趨勢啟動(黃色圈圈) 之前,就逐步往上累績正價差,合理的推估機構在起漲之前先建倉
Upbit 的泡菜溢價是觀察投資者情緒變化的重要指標。高溢價代表情緒看漲,而低溢價則是看跌情緒。在牛市高點時,2021年5月以來曾經來到最高的10.88%。這意味在南韓買賣比特幣,比全球現貨價高約10%。
而且韓國實行嚴格的資本管制,「小額海外匯款」限制每筆匯款不得超過10,000美元,每年每人累計上限100,000 美元,如果你懂的門道,或許充滿著不錯的套利機會。
Bitfinex/Coinbase 溢價
Bitfinex 交易所是一間非常老牌的交易所,許多原生的幣圈巨鯨與主力都是在這邊。 同時,它高層與幣圈美聯儲USDT的管理層也是相同的。由於這間交易所的下單介面非常難用,也造成了它的散戶很少,大部份都是忠實的老客戶。所以,我們可以視 Bitfinex 為巨鯨為主的交易所。
由於巨鯨手上的部位實在是太大,Bitfinex 巨鯨的操作習慣是常常在行情頂部不斷DCA賣出 ,在行情底部不斷的DCA買進 (從其發行的btclong、btcshort觀察可以很明顯看出)。
如果我們觀察的重點是巨鯨為主的Bitfinex交易所,一邊是機構為主的 Coinbase 交易所,可以從這些溢價觀察出潛在的行情轉折點。
例如下面範例圖價格在往上的過程當中,從溢價可以發現 Bitfinex 巨鯨在相對價格頂部進行減碼操作
實務上,我們只能從溢價看出一個大方向,基本上的思路就是跟著大老一起行動
例如下範例中,在Bitfinex 巨鯨與Coinbase 都在往下走過程中,至少持續個幾天,且搭配其它的長線參考(OI持倉過高、沒有經歷清洗爆倉等),這段下降期間就儘量不要做多 ,我們要順著趨勢!
不同交易所 OI/溢價變化
下面在引用永續合約的未平倉量OI 與溢價變化來觀察價格走勢。 承上,這邊再加入二間交易所
Bybit 交易所為市場第三大所,合約是這間交易所的強項,現貨市場流動不太行~
Bitget 交易所由於足球、KOL行銷,近年竄起的交易所,再加其上架大量的山寨幣,其有大量的散戶在內,是觀察散戶行為良好的地方。
另外,Coinbase 國際所合約規模太小,而且美國機構無法在此交易,跳過不看!
從下面範例圖,可以觀察二天內 交易所之間的價格與OI強弱比較,特別是散戶的 Bitget 交易所
USDT穩定幣溢價
USDT 與現實世界中的美元相掛鉤,人們可以使用 USDT 與美元進行 1 比 1 的兌換。USDT的溢價與折價是由市場供需變化引起的,一般在 USDT 產生正溢價時,通常是牛市需要大量的資金時,可以觀察到 Tether 會不斷印出大量的 USDT,企圖增發 USDT 讓價格錨定回歸至 1 美元。相反在USDT 負溢價一段時間後,特別是 FTX 交易所暴雷或市場非常恐慌時,Tether 會馬上銷毀USDT,保證1 比 1 的兌換。 另外,Tether 這間公司每年數次監管風險、擠兌風險等,這些FUD也會造成 USDT 短暫脫鉤。
平常的時候,USDT 會在1美元上下0.1%左右上下移動,我們可以觀察上下移動的方向來觀察目前需求。
在範例主圖中是以 Binance 交易所的 USDT 交易對來觀察目前美元的折溢價情形,另外,同時也觀察 coinbase/Bitfinex 相對於BN交易所的強弱。
從下圖看出先有 USDT 資金流入後,BTC 才跟上資金流動 往上漲!
USDC 是市值第二大穩定幣,由於合規的關係,通常外國機構比較喜歡這個交易對
從下面範例圖,也可以觀察 USDC/USDT 交易對的強弱
同時分別依 Binance和coinbase 的 BTCUSDC / BTCUSDT 來對比交易對的強弱
理論上,機構要出金變回美元的時候是用 USDC 交易對來進行,大家可以多觀察!
One More Thing
排除市場供需不平衡、流動性不佳等因素,我們依不同交易所自身的特性來觀察價格之間的差異,進行推測後續可能的走勢。
依 Binance 交易所做為訂價的基礎,來發現對應商品的折價或溢價,進一步發現交易機會!
價格沒有永遠一直低迷,也沒有永遠一直上漲!
2022 年 11 月 Coinbase 溢價指數也跌至谷底,而當時的比特幣價格為 16,000 美元附近,被視為熊市的底部。